【地址】: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29号【固定电话】:024-66598077
共执行 28 个查询,用时 0.062258 秒,在线 52 人,Gzip 已禁用,占用内存 3.564 MB
立遗嘱为什么要做心理与逻辑思维能力评估
沈阳市沈河区炎黄为老服务中心 / 2018-07-18
立遗嘱为什么要做心理与逻辑思维能力评估
遗嘱继承是目前自主处理遗产最好的形式,但如何让遗嘱真正按照当事人的意愿处分财产,消除遗产纠纷隐患,保障遗嘱的效力成为首要前提。
还记得那个香港演员梅艳芳吗?2003年12月初,梅艳芳立下遗嘱,将两处物业赠予好友刘培基,预留140万人民币给4名外娚及侄女作教育经费。剩余遗产委托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管理,每月支付给母亲美金约58000元人民币作为生活费直至母亲去世,之后将扣除开支后剩余遗产全部捐赠。梅艳芳去世后,梅艳芳母亲坚称,梅艳芳是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订立的遗嘱,法院应判决遗嘱无效,希望独得亿元遗产,拉开了遗产争夺战的序幕。
还有一件2010年发生的遗产纠纷案。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新闻学教授张隆栋去世,留下了数份《遗赠扶养协议》,将东四西大街一处记产赠与照顾其12年的雷爱新、徐岩夫妇。但经东城法院判定,因张隆栋患有精神类疾病,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,所立《遗赠扶养协议》无效,并将房子判归张隆栋养女黄明所有。房产纠纷半年期间,张教授一直无法入土为安。
专家说法:未进行心理与逻辑思维能力评估可能导致遗嘱无效
中国政法大学专家指出,财产继承纠纷中,许多案件的争议焦点就是立遗嘱人的精神状态和逻辑思维能行、民事行为能力是否正常。虽然很多老年人在订立遗嘱时身体状况良好,但如果当时未进行心理与逻辑思维能力评估,一旦在立遗嘱后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,也很难证明到底是立遗嘱时就有病,还是之后生病。
因未进行心理与逻辑思维评估而产生的遗嘱纠纷并不少见,往往是反对遗嘱的一方出具老人存在精神方面的问题的证明,而认可遗嘱一方没有任何有效证明,导致遗嘱的法律效力得不到认可,立遗嘱人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。
世界卫生组织称,精神疾病在中国人口中的比例为7%,已经超过心脏病和癌症,成为中国医疗体系的最大负担。中国约1.73亿人有精神方面的疾病,也就是说,每13个人当中,就至少有一个人患有精神方面的问题。
随着人们财富的逐渐增加,遗产纠纷也会越来越多,为了保险起见,老人在立遗嘱前最好进行心理与逻辑思维方面的评估,证明自己“状态正常”,以保证遗嘱的效力,免得后人为遗产分割闹纠纷。